如果有关中国改革的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非常成功,30年以后我们就可能实现这个梦了。
对于这种复苏能否持续,笔者存有疑问。当然,2015年仍然只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年之一,哪些企业最终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龙头企业,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并提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进入专题: 新常态 资本市场 流动性 无风险利率 量化宽松 改革风险 经济增速 。在流动性更加宽松的时候,通常小盘股的涨幅最大,而代表了未来转型方向的小盘股,在2015年会继续表现出结构分化的特征。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经济下行周期中,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并带来流动性宽松推升资产的估值水平是确定的。而且,伴随着经济下滑,欧洲国家财政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例如,法国政府已经明确放弃了此前设立的预算赤字目标。
此后,10月房地产成交面积全面回升,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每周的平均值是3.9万套,是今年全年的最高点,与去年年底水平相近。在近期关于美联储加息的讨论出现升温的情况下,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阿根廷、委内瑞拉甚至是俄罗斯等纷纷爆发出资本外逃和债务违约的状况,这种局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改变长期垄断经营形成的心态,放下身段为客户服务。
现在M2在10月份已经降到12.6%,最近连续几个月以低于15%的增速在运行,这个态势非常清晰。农业保险从2008年农保补贴政策从试点到全国推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深度和广度不够,还有发展空间。另外就是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的变化。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以工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服务业主导的新时代,这将对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工业增速下降,驱动动力转换。面对机遇和挑战,金融业应该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中国老年人口呈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点,中国未富先老这样一个特殊的国情,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挑战和机遇。保险领域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农业保险。第六是新的竞争者加入带来的变化,互联网以及类金融机构加入,无形中加剧了竞争。同时,对于跨国公司投资走出去的信贷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跨境业务支付、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信贷等方面也面临相当机遇。
企业在走出去时,总体反映金融服务不足然后我们想谈一下改革,应当说现在最大的看点就是改革。前面在群里头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参考资料,主要是我们最近这段时间做了关于明年的宏观策略的一些主要的展望,主要观点是我们觉得明年资本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所谓的火红的年代。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做的是压低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包括利率和汇率。
你可以大概算一下,现在整个A股现在银行盈利大概就是1.3万亿左右,现在如果你一年拿走八千亿到一万亿,那这估值就完全没法看了。所以太快的话商业银行体系就受不了,关键来看这个改革能否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相互竞赛的良性循环,所以我把他定义为改革竞标赛。
如果这样一个判断是对的,这就意味着今年所发生的一些地缘冲击事件,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这就意味着像军工或者是安全方面,可能会有更多的投资的需求和机遇。现在的一个经济增长大家应该体会得出来,今年能不能实现经济目标,可能要还主要得靠统计局努把力了,因为如果看中观或者微观的高频指标,总体来说整个经济还不是特别乐观。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过去的接近30年的时间里头,如果每年你的投资收益达不到21%,并且持续30年的话,那你基本上就是个所谓的屌丝,是个Looser,这就意味着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你的投资要翻310倍左右,这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程度。大家可能会觉得全球化跟我有什么太多的关系呢,中国经济主要是靠自己内生的增长,那么这个理解呢?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因为中国的这轮经济景气周期是由全球化发动的,也就是从2001年加入WTO到2013年,到2013年整个十年快速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基于全球化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全球化的贸易方面,另一各方面是全球化的货币和投资的方面。熟悉中国改革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这个是一揽子改革,上一轮一揽子改革在1992年到1994年,也就是二十年前,那是十四届三中全会跟十四大决定的改革方案,时隔二十年之后中国有个升级的版本,那么也有可能是一个顽强的版本。所以什么是改革的红利,这个就是改革的红利。但是这样一个三个世界的循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整个断裂了,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主要的消费国,或者说是美国所发动的。这不仅仅是一个玩笑,因为现在我们人均GDP大概6500美元,如果你还能比较成功,按照每年7%—8%的增长速度,再跑个五到八年也就是2020年左右,你的人均GDP就是13000美金了,这个13000美元在经济学上的术语叫做高收入之墙,翻过这个墙你就是欧美,就是发达国家了。
第三是推行的新提的领导干部的事项的公开制度,这就意味着你在揽大量的的钱财的时候,从家里面一下掏出两亿现金的话,我估计就挺难的了。金融体制改革主要是五个方面,分别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深化、金融机构的强化跟金融监管的优化。
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应该还是7左右,无论如何和今年比起来还是缓慢地下了一个台阶。稍微给大家做一个解释,整个这张图画成了一个弓箭的形状,这个箭头是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是放权,也就是说取消了八百多项审批。
刚才户籍忘记说了一点,他的在于教育设施和民营的公用服务设施。以前这些东西都做得非常的顺,但是现在看来呢他却遇到了重要的问题。
在要素价格改革方面,主要是改水电煤、阶梯电价、铁路运费等。对于明年的经济情况,应该说是没有分析师是看好的,但也很有趣的是,也没有分析师对于明年的股票市场是看空的。因为只有政府的手被摁住了之后,市场才有成长的空间。所以我们也很巧地一直把它放在改革的前面。
因为现在每一个地方的班子构成,都跟着两个小组,一个是巡视组,一个是督察组,巡视组是负责抓人的,督察组是负责监督人干活的,所以明显是巡视组更加牛一些。所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实际上是工程师红利或者是熟练的高技能工人红利。
这就是非常诡异的地方,他把整个的中国和美国绑架在一块儿,因为美元在中国创造了120万亿的广义货币以后,并没有消失,这4万亿的外汇储备又重新投入到了美国的长期国债市场。进入 邵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资本市场 实体经济 经济增速 改革红利 。
最后我们想补充两句,因为我们一直是这样的一种观点,就是接下来未来的五到八年对于我们中国,包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干得好的话我们就是欧美,干得不好我们就是拉美。也就是说有一个择时的问题,因为整个市场还是随着流动性的起伏不断的起伏。
整个的逻辑是在全球化4.0里头,上海有重要的金融的国家使命,也就是必须辅佐人民币的全球化。即便如此,我们的货币增长也是非常高的,现在我们的广义货币差不多是120万亿人民币,大家可以算一下,我们从1986年有M2的数据就开始进行计算,一直算到现在,大概整个年的复合增长率是21%左右,如果大家是做投资的,就会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称之为中国经济的三重断裂带,也就是它在三个方面都有一些青黄不接或者是有一些重大的空缺的所在,那么首先呢我们来看的是全球化。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的投资判断,我们也做了一个投资的组合,大家也可以看看PPT里面有,叫做中国的逻辑,基本上我们发出主题投资报告,我们就利用市场平均价来建仓。
这个事情更为诡异在于实际上在全球化3.0的过程中,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就是中国,他用的是全球第一大的经济体的货币,来作为自己的货币发行基础。我们大概算了一笔账就能明白,现在活期存款差不多是20万亿,0.35的利息,如果确实两到三年内完成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那就意味着这20万亿0.35的资金,可能要付7%-5%的市场的价格。
户籍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给大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没了,是的从12年开始我们每年净减少300万左右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找准风口,同时注意可能明年六月份,美联储加息所导致的套系交易反转带来的短期的风险回调,把握投资主题的机会,这是我们暂时对宏观的一个主要看法。
对于我们来说,改革就是一个风口,也就是如果你能把握这样的一个投资的风口呢,应该在未来的投资里头有一个比较大的收益。但是到了今年,也就是说中央如果拼命能拿出两万亿的话,地方配套我估计也不会超过十万亿,也就是整个的量级是迅速的衰竭的。
本文由耽惊受怕网发布,不代表耽惊受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cf63b.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65765/75.html